文物预防性保护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生存环境,阻止或延缓珍贵文物的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而在展厅中的预防性保护以文物展柜微环境湿度调控为主。所以展厅中的预防性保护有两个关键因素:微环境、湿度调控。可实践过程中由于玻璃弯曲问题普遍存在,文物展柜、储存柜密封性难以保证。
针对这一问题,8月23日,“预防性保护中文物展柜玻璃安全性风险评估会议” 在京召开。文博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就目前博物馆展柜密封性失效现象普遍;引起失效的各种因素(玻璃弯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玻璃弯曲和展柜密封性的关系;抗弯低反可行性论证等四个问题展开讨论。
会议现场
“抗弯低反”解决了博物馆的什么问题?
调研显示,在博物馆展柜玻璃的应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多数博物馆展柜因外力挤压或自重原因会出现缝隙,密闭性能逐渐失效,玻璃面积越大,弯曲就越严重,文物展柜微环境受到很大威胁。
在展厅中,文物预防性保护有两个关键因素:微环境形成和湿度调控。当展柜玻璃出现不同程度的缝隙,微环境无法形成,预防性保护何从谈起?
就此问题,玻名堂推出了“抗弯低反射夹层玻璃”。它是新一代博物馆展柜玻璃,此产品的推出能大大改善展柜密封状况,为柜内微环境的保持发挥作用。
北京玻名堂玻璃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玉堂介绍: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联合了中国建材检验验证集团等多个第三方检验机构,反复进行了大量的验证实验,对抗弯低反的展示性、保护性等性能进行了验证。抗弯低反具有“抗弯曲、更平展”、“不反光、看得清”、“抗撕裂、更安全”、“不变黄、更耐久”、“耐腐蚀、 更稳定”五大特性。
北京玻名堂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晓刚介绍了目前已经应用抗弯低反的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上海苏宁艺术馆、良渚博物院、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州美术馆、可园博物馆、安徽美术馆等。抗弯低反在这些馆里均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对文物的展示和保护都有所提升。
预防性保护必须对展柜玻璃有所要求
与会专家表示,抗弯低反应该应用在有条件的博物馆当中,除了有较好的展示效果,还能解决当下文物预防性保护问题,应该把产品推广出去,同时继续深挖抗弯低反的技术优越性,让更多的单位认识到抗弯低反的益处;博物馆展柜玻璃应从技术角度出发,从科研角度深入,从专业的角度和行业文保专家们分享,并针对预防性保护的问题做更深度的交流。
专家建议推动相关标准制定
随着文博事业的高速发展,博物馆建设面临着大量的新馆建设和旧馆改造。博物馆展柜玻璃作为展柜重要的一部分,充当着“藏品”与观众交流的窗口,其作用显而易见,但如何选择符合博物馆标准的展柜玻璃成为各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问题。
据了解,博物馆展柜玻璃还缺乏对应的国家标准。2019年在由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牵头的团体标准制定项目中,玻名堂作为该品类的创建者,主持制定了博物馆展柜玻璃品类团体标准,并向着行业标准推进。专家们也建议玻名堂等企业更多的参与到行业内相关标准制定当中,加强沟通对话,打破整个文物预防性保护各参与环节之间的壁垒。让展柜玻璃助力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相信未来,随着人们对文物事业的关注,相关的国家标准也会陆续出台,助力文博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