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亮相四川博物院,开始了它在中国新的旅程。这个已经在中国巡展长达3年的展览,汇聚了来自巴基斯坦、柬埔寨、日本、叙利亚等多国文博机构的重要文物,从多角度展示了亚洲古代人群的生产生活、手工技艺、文化艺术、宗教传播、丝路贸易等文明画卷。
这无疑是中外文物交流的精彩一幕。从1971年新中国首项大型文物展览走出国门,到现在中外文物互展、中外联合办展,文物交流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机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日前,就中外文物交流的相关问题,《环球》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
资料图: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
01
从“我是谁”到“我与世界”
《环球》: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刚刚落幕。在谈到这次盛会的开闭幕式时,总导演张艺谋表示,我们实现了从向世界讲述“我是谁”的热忱到展现“我们一起向未来”的从容。从1971年开始筹办对外文物交流,到现在对外文物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丰富,是否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
谭平:
对张艺谋导演的这句话,我特别有感触。回顾1971年以来,中外文物交流经历了起步、发展、繁荣、深化四个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是国务院批复的出国文物展览工作室。1971年7月,周恩来总理批准了《关于筹办出国文物展览并成立筹备小组的报告》,新中国首项大型文物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正式走出国门,先后赴16个国家(地区)成功展出。该展览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使所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要和普通民众为之惊叹,他们从精美绝伦的历史文物中开始了解中华文明史,累计吸引观众650多万人次。时任英国首相希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美国总统福特、墨西哥总统洛易斯、比利时国王博杜安及首相莱奥廷德斯曼、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荷兰女王朱丽安娜、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等亲临展览在自己国家举办的开幕式。展览拉近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距离,也开启了中国“文物外交”。
二是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外文物交流得到巩固发展。20世纪80年代,赴美国“伟大的(中国)青铜时代展”、赴欧洲“中国古代珍宝展”和“秦始皇兵马俑展”、赴美国和加拿大“中国文明史——华夏瑰宝展”、赴日“中国战国时期中山国王墓出土文物展览”和“黄河文明展”等,都是这一时期很有影响力的展览。
三是繁荣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进出境文物展览交流更趋活跃和频繁,2002~2012年举办进出境展览达88项,平均每年举办展览近10项,对外文物交流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尤其是“秦汉-罗马文明展”“丝绸之路大展”“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等展览,打开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视角,进一步审视中华文明与世界的联系,让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交流互利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是深化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和文明交流互鉴,“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秦汉文明展”“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等展览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名片”,成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外交使者”。
概括对外文物交流的历程,确实经历了从阐释“我是谁”到表达“我与世界”的过程。前期策划组织的“我是谁”方面的文物展览,主要以考古新发现中的重要文物、珍贵文物、重器大物为主要展品,阐释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后期策划组织的“我与世界”方面的文物展览,主要以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的对外交流史证、文证、物证为主要展品,讲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历史渊源、交流融合与互鉴发展。
02
三个转变
《环球》:
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物时,选择文物的标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谭平:
文物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它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实证人类因交往、交流、交融而发展进步的历史。在我们策划和组织的文物出境展览中,随着展览类型、展览主题的变化,文物选择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三个转变”的发展趋势。
第一个转变是展览类型逐渐由“大型通史类展览”向“中小型专题类展览”转变;
第二个转变是展览主题逐渐由单向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向多元展示文明交流互鉴转变;
第三个转变是文物选择逐渐由“国宝类”高级别文物向内涵价值丰富的文物转变。
随着文物选择标准的变化,对同一文物的阐释也从基础化、单一化、名片化向全面化、系统化、立体化转变。特别是近几年的文物展览能够系统介绍文物的全面信息,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入阐释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通过文物阐释全面系统地解析策展理念和展览内涵。这种变化说明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对世界的文化影响越来越深入。
进入21世纪,为了提高国际社会及国外民众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与了解程度,我们密集策划推出了“华夏瑰宝”系列展览、“丝绸之路展”系列展览,以及“汉字展”“秦汉文明展”“三国志展”等,系统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诠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关系,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球》:
在对外文物交流过程中,世界对中国文物展的需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谭平:
近些年来,世界对中国文物展的需求变化,最直观的感觉有两个:
第一个变化是展览数量的变化。境外举办的中国文物展览数量明显下降,而来华展览数量迅速增加——来华展与出境展的数量比例从10余年前的1:3到2019年已经接近1:1。
第二个变化是展品来源的变化。境外文博机构由于政府资助和预算减少、场馆设施渐趋陈旧等困境,导致境外博物馆压缩经费、减少了引进中国文物展览的数量,更多选用本馆或本国的文物藏品资源举办展览。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规划、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国家重要外事活动、国家建交纪念、文化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一带一路”倡议、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等,有计划地推出展示中华文明发展成就、反映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物展览,使之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同时,从与国外民众社会生活相关的“小主题”切入,策划中国历史文化普及类、专题深入类、文化标志类等展览,既体现人类的共同价值,又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心相通,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谭平介绍AD数字空间展示创新实验室(文博云)的文物三维数字化
《环球》:
近年来中外联合办展越来越多,这给文物交流活动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这样的展览对于提高文化自信有什么样的作用?
谭平:
随着中外联合办展数量和形式的增多,文物对外交流活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是中外联合办展可以搭建国际交往平台,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联系,推进人文交流机制与方式创新,拓宽文博专业领域深入合作,提升中外文物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使其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以我们2009年承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为例,通过中国和意大利两国70余家博物馆的近500件(组)文化瑰宝,让两国人民对两大帝国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及不同的文化特质有了新认识。
同时,也面临新挑战。在国际环境新形势下,如何举办顺应国际潮流、满足社会需求、符合市场规律的文物展览,如何更深入探索不同国家深层次文化基因的差异、如何更好构建国际语境下中华文明阐释新体系和新表达,是我们联合办展时应当深思的课题。
中外联合办展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自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展示中国文化的悠久性和厚重性。通过联合办展、中外文物同台展出,更好力证中国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进一步诠释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人类文明,充分反映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底蕴厚重,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
二是诠释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多元性。中外文物联合展览,更能展示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的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中国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
三是彰显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和融合性。中国文物与外国文物的对比展览,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创造伟力,深刻反映了中华文明与欧、亚、非、美各大陆文明的互通有无、交流互鉴,充分反映中国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特性,充分彰显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包容互鉴的融合发展特性,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指引。
03
疫情下的反思
《环球》: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外文物交流带来了什么样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达“何以中国”?
谭平:
疫情给全球文博机构的公众开放、经费支持、业务布局、交流合作带来了困难和影响,再加上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争端频发不断等因素,都给中外文物交流带来了压力和变数。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的出境展览数量几乎陡降为零,但引进的文物展览依然活跃。
需要说明的是,就在去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成功克服了国际联络困难、境外文物安全运输、境外人员无法来华、展馆实行限流措施等各种困难,成功举办了“浮世绘”“拉斐尔”“黄金木乃伊”等“遇见”主题系列展览,也和英国V&A博物馆合作引进了“微观之作”展览,开创了线上文物点交、运维服务的新方式,利用科技手段打造网上展览、数字展览、云展览,探索了应对疫情办展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现实,引发了我们办展人的更多思考,如何克服疫情影响,策划举办更多中外精品文物展览,做好展览的国际传播,更好地向世界传达“何以中国”?对此,我有三点思考:
一是构建展览话语和叙事体系。文物展览要融入国家外交、外宣和文化战略,用中华文明构建展览话语和叙事体系,用文明互鉴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和新表述,向世界各国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精品文物展览,表达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联系共生、互鉴发展。
二是传播中华文明和中国智慧。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通过文物展览向世界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展示中华文明对推进世界文明进程发挥的重要作用,诠释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文化力量和文明智慧。
三是提升展览品质和传播效能。深入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打造一批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文物外展品牌,弘扬中华文化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增强国际传播的精准性、亲和力和实效性,不断扩大中国的国际舆论朋友圈。